男性健康科普先行,让生命腺保卫战不再“男”战!

 

10·28世界男性健康日,前列腺不再困扰你的健康!

 
良性前列腺增生(以下简称BPH)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目前我国前十类男性恶性肿瘤中,前列腺癌的增长是最快的,且死亡率、发病率均高于世界水平。前列腺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年龄和外源性因素,所以对于前列腺疾病,提倡高危人群进行血清PSA及肛门指检等监测筛查,推动前列腺疾病早诊早治。前列腺疾病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防大于治、除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辛辣饮食,此外,抗氧化剂尤其是微量元素锌可以增进前列腺健康,所以应补充粗粮、坚果、植物油、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前列腺忌“久坐”,应该减少或避免长时间久坐。

 

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最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50 岁以上男性群体的发病率大约在 20%;

  • 60岁男性人群中BPH发生率大于50%,80岁时高达83%;

  • 约有50%组织学诊断BPH男性中有中-重度LUTS;

2016年中国产业信息网报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25年全国将有1.5亿60岁以上老年男性,结合 BPH 流行病学资料,届时中国BPH患病数将达7500 万人。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经济的BPH治疗方案,对泌尿外科医师仍任重而道远。

 

 
 
 

20岁到40岁的中青年前列腺炎发病率在10%左右,大多数均为慢性疾病且反复发作。四五十岁的男性一般都会患有前列腺增生,造成排尿困难、起夜多等问题;此外,前列腺癌在我国也属于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

前列腺疾病是困扰我国成年男性的重要疾病,早期预防与诊断成为当务之急。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有以下几个症状:

  • 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

  • 排尿期症状:排尿踌躇、排尿困难、间断排尿

  • 排尿后症状:排尿不彻底、排尿后滴沥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对AUA指南(2021进行了修订,目的在于为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LUTS/BPH) 的男性下尿路症状的有效循证手术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该指南详细介绍了BPH的临床治疗原则,表明BPH症状治疗的主要目标良性前列腺增生缓解,良性前列腺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UTS)的治疗缓解了疾病发展、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性尿潴留。当生活方式、药理学或非程序性方法不能改善症状或预防进展,则需外科治疗的介入,如绿激光微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手术对于每天服用抗凝药物、药物治疗未能充分改善令、LUTS及不可忍受的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均适用。

 
 
 
 
绿激光手术适应症:
  • 中、重度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 伴有如下并发症:
  - 反复尿储留
  - 反复血尿,  药物治疗无效
  - 反复泌尿系感染
  - 膀胱结石
  - 继发性上尿路积水  (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
 
 
BPH可能会导致泌尿系感染、上尿路积水、反复尿潴留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发展,成功消除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带来的电切综合征的危害,绿激光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成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更优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相较传统电切术可有效保护性功能、手术安全高效、术中几乎不出血、术后恢复快速,尤其为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高危人群带来福音。
 
 
何为绿激光?
绿激光是波长为532nm的肉眼可见激光,可以产生足以使组织汽化的热效应,具有极好的封闭血管的效果。穿透深度仅有0.8mm,其损伤深层组织的风险也低,因此绿激光对于血运丰富的前列腺组织具有汽化和止血效果好的优点。

 

BPH整体解决方案-瑞尔通绿激光手术系统
  • 可实现日间手术             
  • 无惧前列腺大小        
  • 手术更安全高效
  • 口服抗凝药患者的福音    
  • 全能激光止血更佳     
  • 有效保护性功能

 

Reference

①https://doi.org/10.1097/JU.0000000000002183 Vol. 206, 806-817, October 2021

②摘自CUA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治疗指南2019

③McConnell J, Roehrborn C, Bautista O 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 of doxazosin, finasteride,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on the clinical progression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N Engl J Med 2003; 349: 2387.